2022世界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大会于8月18日至21日在京举办,本届博览会以“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展览模式,展示了机器人在制造、医疗、建筑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共计130多家企业的500余件产品参展。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亿元,占比53.1%;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93.3亿元,占比为46.9%。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提速期,不论是工业领域还是服务业领域均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落地。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资料图片)
多款新奇机器人亮相
证券时报记者刚步入展馆,就被邓丽君“我只在乎你”的歌声吸引。循声至展台,一排人形机器人或“唱歌”,或“谈笑风生”。这些机器人“诞生”自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博阳告诉记者,EX机器人凭借全身140多个自由度,能展现出鲜活姿态和表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EX机器人在老人陪护、企业前台、政务服务、教育科普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李博阳表示。
人形机器人是此次大会的“流量明星”,此前小米发布的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研报指出,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加通用,与人互动场景更加多元,有望打破工厂、商用和家用壁垒,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之后新的商业入口。
四足机器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在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参观者与该公司小型机器狗GO1进行“亲密互动”。GO1听到呼唤后能平稳走到参观者身前,并做出打招呼的动作。
实际上,机器狗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与人娱乐互动的初级领域。宇树科技创始合伙人陈立说,目前机器狗还可以应用在火灾救援、高危场所巡防等场景。
“机器人+医疗”成热门赛道
在服务业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中,“机器人+医疗”是当前的热门赛道,此次大会也专辟展区呈现医疗机器人的最新发展。
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携公司主打产品——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亮相本次大会。记者在现场看到,鸿鹄基于CT信息生成3D模型,医生在3D模型上规划假体的位置和姿态,在手术中机械臂会在前期规划的引导下,自动定位手术区域,引导医生完成手术。
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产品总监云虹杰向记者表示,由于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腔镜机器人长期受到国际品牌垄断,国内相关设备的商业化应用仍处在起步期。鸿鹄于今年4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正式进入国内市场拓展阶段;当前,多家企业都在为相关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首笔订单积极探索。
云虹杰还向记者表示,国产设备加入竞争后,进口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已大幅降价,同时,国产设备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
手术机器人正得到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日前,科技部等六部门发文称,在医疗领域积极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医用机器人等场景。
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研报指出,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3亿美元,但中国的市场规模仅为4.25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5.1%,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在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作为热门产品之一,在北京冬奥会上帮助两位奥运火炬手完成了火炬的传递和汇集。
“经过一年半的行走训练,在不借助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我已经能够独立行走1000米了!”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使用者潘亮(化名)告诉记者,他就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独立行走能力已从起先的三两步,恢复到现在的1000米。
北京大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不仅能帮助下肢行动困难人群锻炼行走肌肉和神经,乃至助其恢复自主行走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特定人群缩短康复时间,进而降低国家医保对于相关人群的保障压力。
攻坚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商业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大会现场,多家参展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核心零部件供给是未来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目前国内机器人制造涉及的关键零部件多来自国外。
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研报指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重要性十分突出,一方面,高性能零部件是实现机器人感知与运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较高。以传统工业机器人为例,核心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整机70%以上的成本。例如,减速器领域,目前仍主要被日本企业所垄断;机器人控制器方面,由于多为本体厂商自制,竞争格局与本体类似,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算法;伺服系统方面,相较于通用伺服,机器人用伺服对响应速度、负载能力、体积质量等要求更高,国内外差距也很大。
帅梅也告诉记者,国内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研发、制造方面都拥有领先全球的水平。但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仍需选用国外更为成熟的产品。至于后期是否会将核心零部件更换为国产设备,帅梅表示,当前出于对产品稳定性和后期维护成本的考量,使用进口部件或许是更为经济的选择。
帅梅的回应也反映出,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水平仍存短板。安信证券研报指出,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国产头部企业实现突破,替代进程加速。以谐波减速器为例,国产替代加速进行时,目前国内相关厂商有30多家,近年来国内厂商逐渐进入下游客户供应链,市占率逐年提升。
上一篇 : 安阳县(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现中标通知书及合同在线签发_世界快资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