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某三人按照指示,进行协商
杭州网讯 近日,在西湖区文新街道矛调中心“共享法庭”,张某等三位居民面对着一台电脑,认真地按照指引一步一步进行操作。矛盾调解可不是简单的工作,这位“电脑调解员”却是靠什么让进门时还面红耳赤的三人心服口服,有条不紊地把纠纷化解的呢?
据西湖区文新街道矛调中心工作人员赵唐介绍,这位电脑“调解员”之所以这么能干,是因为“共享法庭集成应用2.0”系统起到了“大脑”的关键作用。“共享法庭集成应用2.0”简单地说,就是一站式解决多元纠纷,提供诉讼服务,成为基层治理最小支点。
像刚刚这三位居民,其实是因为店铺转让,在提前退租和违约认定上产生了经济纠纷,要是按照以往的调解程序,可能各自诉说理由都需要不少时间。然而这次他们选择在“共享法庭”准备立案时,“电脑调解员”根据他们填写的相关资料,自动生成了一份《案件风险评估报告》。这份报告详细列出了法律分析、应对措施、注意事项、文书模板,还有相似案例,“摆事实、讲道理”,以往调解员的工作,几分钟就说得明明白白。
按照评估报告,张某三人决定自行协商解决,“根本不用再花精力和财力去打官司了!”张某说。最终三人达成共识,张某退还了一半押金,事件当场就圆满解决。
据了解,此次张某三人应用的功能正是“共享法庭集成应用2.0”系统内的咨询评估模块,该模块能为当事人、庭务主任等角色提供不同场景下的智能辅助,只需使用人将咨询的事项按类型和纠纷情况自主选择后,系统就会参考数据库中法院裁判文书,结合业内资深法官、律师、法律专业工作者的工作经验,自动形成一份报告,里面会详细列出法律分析、应对措施、注意事项、文书模板以及相似案例等等,供使用者参考。
“共享法庭集成应用2.0”系统除了咨询评估功能外,还有浙里学法、多元解纷、在线诉讼、协同治理等自主使用模块,赵唐告诉记者,这些应用模块不仅节约了调解力量,提高了基层矛盾调处的效率,“这个‘调解员’的普法宣传效果还特别好,也为我们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更多途径。”赵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