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企业除了要懂管理之道,还需要怎样的精神气质?如何突破自我成长,创新重塑中国的商业文明?4月16日,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袂发起“泓复学堂”,从哲学高度帮助企业家在变革中找到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思路。
【资料图】
一大早,国福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门口车水马龙,不少校友赶来观摩两个学院院长之间的灵魂对话。在大家看来,管理学院和哲学院分别代表着“有用之学”和“无用之学”的两片土壤,两大学院联合创立“泓复学堂”,无疑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皇冠明珠,科学做得好一定要懂哲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告诉记者,两个平时交往甚少的院长第一次坐下来吃了顿饭却发现相谈甚欢不谋而合。“泓复学堂”就此有了雏形。
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孙向晨认为,在“有为”与“无为”的引力激荡之中,能激发出无穷创造力与未来可能性,助力大家全面打通思考路径、跨越思维障碍、开辟全新局面,真正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状态,成长为未来商业文明的开拓者与缔造者。
“泓复学堂”旨在将复旦大学顶级人文社科资源,注入商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之中,为中国商业领导者提供系统化、全景式、学院派的人文教育,共创中国顶级商业思想家群体,共筑中国现代商业文明。
活动现场,两大院长先后就“中国需要怎样的领导力”展开了对话和探讨。
“做人要有腔调,办大学要有腔调,做好企业更要有腔调。”陆院长抛出了精辟言论。上海话“腔调”代表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他认为,真正能够传承的并不止于家族里一代代对财富的掌控,而是思想、智慧、精神以及信仰。
企业家在攀登财富达到一定高峰时必然会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企业的传承,而突破自我成长、创新重塑中国商业文明,正需要“哲学”与“管理”相融合。在孙向晨院长看来,哲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试图在更大尺度之上重新理解世界。这种对具体事物的大胆超越,有利于企业领导者跳出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从而激发“自由而有力”的灵魂。
哲学思想最看重的是整全性与深邃性,而商业管理则尤为强调时效性与现实性,这两者看起来毫不相干,实则在社会发展底层逻辑上环环相扣。当“哲思”遇见“商道”,两者充分发生交融碰撞,势必给大家带来审视未来的全新眼光及理解框架。
根据最新发布的UTD“2018-2022年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单显示,复旦管院继续蝉联中国内地第1,位列全球第76位,连续8年稳居全球百强,无论是学术研究能力还是全球影响力,均保持了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成功办学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学院管理团队用心谋划、及时布局、整合资源,在每个弯道都能做出正确决策,这背后所蕴含的正是“大学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
近年来,复旦管院在启动科创战略的同时,不断强化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哲学学院等兄弟院系的交流合作,在人文哲思的持续浇灌之中,发出澎湃的多元创新力,成为了管理与人文深度交融、互相成就的典型。
来源:上海杨浦